10月15日,資本邦訊,中利集團發布關于回復深圳證券交易所問詢函的公告。
公告顯示,中利集團于2019年10月8日收到深圳證券交易所的問詢函(中小板半年報問詢函【2019】第61號)(以下簡稱“問詢函”),現對相關問題回復如下:
問:1、報告期內,公司光伏行業實現營業收入24.18億元,占營業收入比重42.16%。結合最近三年行業環境、產業政策變化情況、經營模式、同行業可比公司情況等說明公司光伏行業營業收入持續下滑的原因。
由上表可知,除了光伏行業龍頭外(隆基股份、中環股份、通威股份等企業涉及光伏行業多個產業鏈,并依靠市場融資不斷加大光伏產業投資,其對于光伏環境和產業政策變化的敏感性較小),其他處于非頭部的光伏企業近三年的經營業績均有所下滑。
公司光伏行業營業收入持續下滑的原因:2019年上半年,公司光伏行業營業收入下滑主要在于光伏組件及電池、商業電站、扶貧電站營業收入的下降。
①組件銷售業務:由于受融資環境的影響,公司未進行新增產能的投資,而是對現有產能進行PERC工藝的技改項目,影響了2019年二季度的產量和銷量。2019年1-6月,公司光伏電池片與組件的銷售數量788MW,較去年同期下降19%。同時,受到2018年“531光伏新政”的影響,以及光伏制造技術水平的提升,電池、組件價格相比于去年同期有所下滑。整體來看,2019年上半年公司光伏組件及電池片的銷售金額較上年同期下降30.35%。
②光伏電站業務:隨著集中式商業電站的標桿上網電價逐步退坡,加之國內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毛利空間也逐步壓縮,公司從2017年開始就逐步降低境內商業電站開發建設的投入。
③扶貧電站業務:受光伏扶貧326政策影響,扶貧光伏電站開發減少,2019年1-6月EPC結算數量70.69MW,較上年同期下降67%,確認EPC銷售收入較去年同期減少69.63%。國內扶貧電站根據國家2020年脫貧計劃,2019年已進入收尾階段,這也是導致扶貧電站收入減少原因之一。
問: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9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21.07%;應收賬款賬面余額103.25億元,較期初下降5.95%。結合公司銷售模式、信用政策的變化情況及與上年同期的差異,具體分析說明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大幅增長、應收賬款賬面余額下降的原因及合理性。
回復: 公司銷售模式、信用政策的變化情況公司主營業務主要為線纜業務、光伏業務及特種通訊設備業務。
2019年上半年公司實現凈利潤為3,114.85萬元,而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較去年同期增加3.55億元,其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有:
1)由于受制于光伏行業近年來行業環境變化的影響,公司主動調整、壓縮光伏電站開發、建設投入力度,致2019年1-6月實現的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由此實現的毛利較2018年同期減少2.45億元,影響(減少)2019年1-6月經營活動現金流量2.45億元;
2)經營性應收及經營性應付等經營性往來的變化等因素會影響凈利潤與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的一致性,公司2019年上半年經營性應收應付的變化較2018年上半年相比,增加經營活動現金流量1.51億元;。
3)降低庫存,存貨變現有利于經營性現金流入增加,2019年上半年存貨增加了1.35億元,而上年同期存貨增加5.82億元。其中2019年扶貧電站EPC業務減少,導致存貨中開發成本的增量較上年同期減少超50%,組件庫存的周轉率提高,增量較上年同期減少也超50%。因存貨余額變動的影響,增加2019年1-6月經營活動現金流4.47億元。
因上述公司營業毛利變動、經營性應收、應付及存貨變動的綜合影響,導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
綜上,2019年上半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大幅增長、應收賬款賬面余額下降具有合理性。
問:3、報告期內,公司計入當期損益的對非金融企業收取的資金占用費為1,809.23萬元,較2018年全年增加215.67%。
說明計入當期損益的對非金融企業收取的資金占用費的具體內容、性質、是否存在合同依據,以及自2018年以來產生對非金融企業收取的資金占用費的原因;
回復:2019年上半年,公司對非金融企業收取的資金占用費為1,809.23萬元,主要對供應商A收取資金占用費1,806.22萬元。
問:4、報告期末,公司預付款項余額30.10億元,較期初增長84.37%。
補充披露按預付對象歸集的期末余額前五名的資金往來方的具體情況,包括但不限于單位名稱、預付金額、比重,并分別說明其與公司、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在產權、業務、資產、債權債務、人員等方面是否存在關系;若存在,說明具體情況;
回復:公司預付款項情況如下:
上述5家單位與公司、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在產權、業務、資產、債權債務、人員等方面均不存在關聯關系。
說明上述公司與你公司形成預付款項的具體原因,相關資金往來是否具備商業實質;
回復:
①寧波鴻孜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特種通訊設備業務的業務模式為:簽訂協議之后,客戶向公司支付合同交易總價10%的定金,公司按要求采購指定種類的主要原材料,公司需對主要原材料供應商以全額付款的方式進行采購。公司特種通訊設備業務增長較快,相應采購也增加較多。寧波鴻孜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為特種通訊設備業務主要原材料供應商,公司向其采購額較大,預付款項金額較大。寧波鴻孜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和公司的資金往來具備商業實質。
②江蘇睿熠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蘇州郎誠金屬制品有限公司、北京首都創業集團有限公司和江蘇久耀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江蘇睿熠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蘇州郎誠金屬制品有限公司、北京首都創業集團有限公司和江蘇久耀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分別是公司主營業務所需支架、組件、邊框等原材料的供應商,該等公司和公司按合同約定預付供貨款,資金往來具備商業實質。
說明公司是否存在其他向第三方支付預付款項而占用公司資金的情形。
回復:公司不存在其他向第三方支付預付款項而占用公司資金的情形。
問:5、報告期末,你公司存貨賬面余額44.49億元,其中電站開發產品賬面余額27.75億元。結合電站開發產品的具體內容、性質、商業模式、最近三年存貨周轉情況等分析說明不對電站開發產品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原因及合理性。
回復:司的商業電站以自主開發建設轉讓業務的模式為主。公司負責光伏電站項目選址、項目備案,并對每一個電站項目設立或收購一家項目公司。項目公司成立后,公司全資子公司蘇州騰暉光伏技術有限公司主要作為工程總承包方負責其電站項目的設計、設備采購和工程施工等工作。在光伏電站建設期及建成后,公司與有意向的買方進行溝通,擇機出售項目公司。項目公司股權轉讓前,公司對項目公司提供的電站工程承包業務在個別報表層面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15號-建造合同》等相關會計準則規定,按照完工百分比法確認工程施工收入、工程施工毛利以及對項目公司的應收款項,在編制合并報表時將上述建造合同收入、毛利予以抵銷。對于已完工、實現并網發電的光伏電站項目,其對應的開發及EPC成本在合并報表層面的存貨科目中的電站開發產品進行列支。
最近三年,公司商業電站并網及轉讓情況如下:
由上表可知,受公司主動調整經營模式的影響,公司最近三年的商業電站開發及轉讓規模逐年下降,目前該業務的工作重心主要已轉為盡快轉讓存量商業電站。
公司按照個別計價法核算電站開發產品,按照騰暉光伏的實際施工成本計算電站存貨價值。報告期末,公司根據單個電站存貨成本與按照電站的投資評估模型計算的可變現凈值的差額,判斷是否計提跌價準備。若單個存貨成本高于可變現凈值,則按照其差額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計入當期損益;反之,當期不計提存貨跌價準備。以前減計存貨價值的影響因素已經消失的,減計的金額應當予以恢復,并在原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金額內轉回,轉回的金額計入當期損益。
半年度報告期末,公司對所有電站開發產品進行存貨可變現凈值的測試,經測試,結果是無需計提跌價準備。
綜上,公司截至半年度報告期末,不對電站開發產品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具備合理性。